You are here:    從土地起 »影片簡介
  • 六堆常民人物誌2 影片簡介

  • 畫家 (15)畫‧家
    盧定楠∣立承多媒體傳播有限公司
    25分鐘
    這是一個關於佳冬古厝下的故事…
    自學出身的畫家張淑蘭,回到深切懷念的故鄉,在佳冬西柵門旁租屋設立畫室,持續畫下這個伴她成長的地方,並且也開始教畫,學生除了有退休老師、醫師娘之外,也有外籍新娘跟大陸新娘,透過畫畫,張淑蘭與學員們對佳冬這個客家村的美有更多體會,也開啟更多的生命對話。

    盧定楠

  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畢,立承多媒體傳播有限公司導演。代表作品:《月仔》、《結婚錄影》、《三十》、《小農夫的天空》榮獲攝區二三事比賽佳作、eye台灣創作影展入圍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張老師身為一個藝術家,努力在自己的家鄉,利用油畫教學來推廣生活美學,這樣的堅持,是如此的難能可貴,而學員們來自四面八方,更是有別於一般的油畫教室,相當吸引著我們。

  • Still0726_00032 拷貝紅娘幫幫我
    謝明峯∣禾埕傳播有限公司
    30分鐘
    我們紀錄麟洛鄉下的一位客家婦女,她的媒人資歷雖不算最久,但憑著滿腔的熱忱,無私地替有心的單身男女介紹姻緣,唯一希望是能一手促成良緣,那是她最大的成就感來源,即使一個月電話費高達3、4千元也甘之如飴。她說,能夠看到雙方有好結果,也是在積福報,這,就是維持她繼續走下去的動力。

    謝明峯

    禾埕傳播有限公司導演。代表作品:《屏東人物誌》、《娛樂鏗鏘報》、《59庄幸福快樂行》等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可以想像「相親」也像找工作般,要填寫履歷、明列條件、及接受面試嗎?我們所紀錄的主角雖然是位義務的業餘紅娘,但每一次都當做是自己在挑女婿、娶媳婦般的認真,客家婦女那種善良、堅毅的精神,從她身上,我們看見了。

  • DSC06673樂現‧樂仙
    朱鈺洋
    22分鐘
    一場高齡的兩岸婚姻,讓孀居廣東大埔的黃仕認來到屏東長治,在丈夫去世後,黃女士發揮客家硬頸精神,克勤克儉過日子。她常踩著老舊鐵馬做資源回收,收入微不足道卻樂在其中。以高齡陸配新移民身分融入了傳統保守的客家社區生活,她學唱歌、跳舞、參與社區活動,生活多采多姿,尤其是面對孤寡人生也能達觀應變,更凸顯「樂現 」(樂線樂調)「樂仙」的生命韌性……

    朱鈺洋

    律師,大學任教智慧財產權法及相關法律課程,智慧財產權法律事務所負責人。代表作品:《樂仙七七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影像培訓班第一名、《客家母親》  屏東縣政府「2007社區(camera)徵件」比賽第二名、《龍》屏東縣政府「2006社區(camera)徵件」比賽佳作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人老了,生活就該平淡孤獨嗎?人老了,身體就會病痛纏身過著哀嘆日子嗎?
    你也可以用不同心態面對生活!

  • DSC05843行入客家-邱玉雲與剪紙
    鄭慧玲
    25分鐘
    早期的客家媳婦在敬天祭祖時,會以虔誠的心、靈巧的手剪出各色剪紙來向上天表達誠敬之意。但隨著時間的流轉「客家剪紙」也逐漸消逝。
    邱玉雲,一位閩南姑娘嫁入麟洛的客家家族,經過了一段非常長的適應期,在因緣際會之下學習客家剪紙之後,她慢慢了解客家,也才逐漸開始融入客家。


    鄭慧玲

    目前為獨立影像工作者。代表作品:客家電視台《隆華漂流記》、《神木.來.去》《隆華小偶仔》、《漫漫長路_神木村》等八八風災紀錄片;《機遇之旅─記紅斑性狼瘡》獲第24屆金穗獎優等錄影帶獎及入選第8屆女性影展、《橫圳頂41號》獲得89年度地方文化紀錄影帶佳作並入選第7屆女性影展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在影片拍攝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除了「剪紙」的美之外,邱老師和施阿金阿婆兩位非客籍的女性,嫁入客家家庭後,那種如何在一個陌生環境中生活、折衝及尋找自己人生價值的態度,也同樣值得我們看見。


  • 002
    祖堂重建的推手
    顏蘭權、莊益增∣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
    30分鐘
    祖堂為六堆地區客家傳統建築中特有的獨立祭祀空間,但六堆地區合院重建後普遍呈現新舊建築混雜的現象,此一現象亦是客家宗族制度逐漸瓦解的表徵。位於佳冬鄉六根村楊及芹祖堂重建一例,堪稱是近年來家族重建的典範,「重建祖堂的推手」楊景謀先生歷經多年奔走說服,不但克服經費籌措的困難,更完成「人」的各種溝通問題,使得楊家祖堂重建後得以重現過去百年祖堂輝煌的完 整樣貌。

    顏蘭權、莊益增

    代表作品:《無米樂》獲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、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及觀眾票選獎、金穗獎紀錄片優等獎;《牽阮的手》獲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首獎、南方影展不分類首獎及觀眾票選獎、台北電影節入圍、女性影展閉幕片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也許有人會問本片是否太過英雄主義?但作為一個紀錄者,我敢說沒有楊景謀先生的無私奉獻,耐心毅力,今天我們就無法看到百年風華再現的「楊及芹祖堂」!

  • 烏那劇照24Una是客家人嗎?
    馬躍‧比吼
    24分鐘
    住在高雄縣那瑪夏鄉達卡努瓦村的Una,在成長的過程中知道媽媽做的菜和部落其他媽媽不太一樣、家裡有竹東的遠親、自己是有客家血緣的布農人…。帶著懷念與好奇,Una和表兄弟們討論了很多次,打算在2011年春天, 依照部落口述史工作者Dama Aziman紀錄的蛛絲馬跡,出發去尋找失散五十年的客家親人。

    馬躍
    ‧比吼
    Mayaw Biho,專心拍紀錄片,一開始是拍攝自己的族群—Pangcah,然後慢慢拍攝其他的原住民族與其他族群,至今完成的紀錄片作品超過三十部,多次在國內獲獎,也常參加國外的影展,或獲邀到國外放映。最近的作品有《Kanakanavu的守候》(金馬影展、南方影展放映)、拍攝期長達十年的《Malakacaway 倒酒的人》、與前後長達十二年的《我家門前有大河》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Una有布農、Kanakanavu和客家的三種血緣,他自小在Kanakanavu的圈子中生活,講流利的布農語,吃慣各種客家傳統食物,這樣的Una 應該算是布農人?Kanakanavu人?還是客家人呢?或者Una可不可以既是布農人,又是Kanakanavu人,也是客家人呢?


  • 社區導覽
    文相的異想世界
    吳平海
    30分鐘
    溫文相,出生於美濃的農家子弟,因為要就近照料孩子與父母而返鄉,同時,也相當程度受到一九九四年以來,仍然維繫著力量的美濃反水庫運動之影響,期望自己能為家鄉作些什麼,於是他投入相當多心力在社區營造的工作上,思考著社區永續發展的議題,付出了許多行動…。



    吳平海

    南努客音像工作室負責人,作品多次獲獎肯定,近期作品:《客嘉人》桃城美展紀錄片入選、《回歸線上的客家人》地方志影展優選獎及入選南方影展觀摩專題、《運生遊俠》紀錄片代表客家電視「13響,客家青年築夢故事」入圍電視金鐘獎等等。

    導演的話
    文相曾經告訴我,他回來美濃後最忙碌的時期曾經一個人同時擔任十四種職務,除了送報紙之外,其他大部分都是無償奉工的。本片紀錄社區與主角的豐富樣貌,並想要傳達另一個重要訊息-一個深刻的人文思考之態度,這或許不是客家人獨有的,但我們可以確認,這是在美濃客家子弟身上可以找到的。


  • 惠鈴工作桌之畫圖
    蓮蕉的顏色
    陳碩儀∣炘禾創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
    30分鐘
    廚房裡的服裝設計師?這似乎是難以想像的事…但我創作手染服飾至今已有二十年了,我家庭生活和創作事業的現場,就在家裡的廚房。我從小就住在六堆客家庄,過著伙房生活,許多伙房裡的風俗習慣,以及我生命的經歷,都啟發我的創作,讓我做的每一件手染衫,都有一個故事。
    我是內埔的王惠鈴,歡迎來我們的老街作客,體驗我們客家伙房的老味道,還有新風情。

    陳碩儀

    作品獲選觀摩臺、日、中、奧、德、義、法、荷、美等各地影展,競賽入圍金馬影展、日本山形影展、荷蘭阿姆斯特丹影展,曾獲廣電基金、國家文藝基金、文建會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、金穗獎及臺北電影節首獎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從阿招姨、惠美姊和惠鈴姊的身上,我看到一種堅毅,以及勇於去圓夢的光亮,我說不準確那是什麼,所以就讓女生們自己來說故事,並隱去片中男性的名字,以茲致敬。


  • 獅頭張仔1
    獅頭張仔
    林皓申、施佑倫
    28分鐘
    張仔一家人是屏東縣新埤鄉獅頭村這個閩南村裡唯一的一戶客家人,過著好山好水好日子。豈料,大成企業在獅頭村旁購買土地要蓋養豬場,於是村子組織自救會展開了激烈的抗議,但興建養豬場的程序一切合法,抗議和反對的力道越來越欲振乏力,無奈之餘,張仔還是認真的照顧自己的農園和雜貨店…

    林皓申

    自由紀錄片工作者、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兼任講師,代表作品:《某年》獲香港華語紀錄片獎長片組亞軍、入選北京交叉藝術節台灣青年紀錄片單元;《靜土》入圍公與義紀錄片徵選與南方影展最佳觀眾票選獎等等。
    施佑倫
    美國雪城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MFA,畢業時獲Philip K. Davis Award in Film。紀錄片Light of Darkness入圍紐約Chashama影展、雪城國際電影節以及Rochester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之Honorable Mention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片中的養豬場其實可以視做一種象徵,象徵隨著經濟發展,隨著社會變化,對渺小人類撲天蓋地包圍而來的環境變遷,並且無可避免的必須承受其結果;而張仔這個人物讓我感動的地方在於,即便無奈的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,他還是踏實地堅持自己的生活,守護自己的家園,樂天而知足,沉默但堅強。

  • _1000707紙傘少年
    張高傑、陸孝文
    22分鐘
    影片紀錄客家少年的身影。阿駿,美濃在地17歲少年,跟一般高三學生一樣面臨升學壓力,但是課業方面並不順遂,課堂提不起勁、無心準備考試、偶而作弊抽煙,假日總在家中的店裡熟練地做著紙傘,紙傘是客家人拿手的手工藝品之一,具有實用功能並富含寓意…



    張高傑

   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、國立旗美高中歷史科教師、美濃愛鄉協進會執行秘書。
    陸孝文
    代表作品:《湖畔.眷村》獲文建會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最佳文史紀錄獎、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;《湖》地方志影展特別獎;《萬里的夏天》全國教師會年度徵選;《盡頭》2009台灣地方志影展優選作品。
    導演的話
    這群青年學子,像是美濃紙傘的傘骨有強建的骨架但文化生命未完成,我們拍著客家少年,尋找客家青少年文化生活的創新與未來想像。